|
|
|
作者:林摶秋
出版社:書林出版
初版日期:2024年06月28日
再版日期:
定價:599 元
ISBN:9786267193372
EAN : 9786267193372
叢書系列: 書林叢書
/
平裝 / 424頁
|
|
|
|
|
|
|
|
|
日本「帝都」首位臺灣劇作家,擎起殖民地新劇運動火炬
傾身家之力投入臺語電影事業,以電影養護提升臺灣文化
國立臺灣文學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書林出版 共同出版
玉?精神,重現人間
【林摶秋全集|卷二 電影劇本卷3】
劇作家現存17部電影劇本,本卷完整收錄日文、台文與華文版本。
戲劇情節深入深山、近海及底層社會取材,讓今人得窺政治高壓年代的庶民情感與生活樣態。
《阿三哥出馬》
阿三哥買了愛國獎券後為他帶來好運,先是夢見閻王對他殷勤款待,他也在夢中表白對芳鄰麗英的愛慕,接著隔天還中了大獎,原本對他嫌棄冷淡的債主鄰居,開始變得分外親近,還鼓勵支持他參選議員。阿三哥騎馬拜票唱司公調競選,面對的究竟是命運的逆轉,還是僅僅黃粱一夢?
《一粒母心萬點情》
麗雲單身帶著孩子愛松艱苦生活,一日偶遇老同學秋微。秋微出身豪門,與守義的婚姻看似完美,卻有膝下無子的遺憾。當愛松住院,麗雲因病倒在街上被秋微帶回照顧,卻意外發現秋微的丈夫是她的舊愛。心懷警戒的麗雲選擇悄然離去,但最終與守義在酒店外重逢並情難自禁,導致意外懷孕。親情、友情、愛情錯綜複雜,三角關係該從何理清?
《山貓與海狗》
清郎與清志兩兄弟來到南方澳漁村,在王財的船「發財號」上成為鏢魚手。兩人居住在麗紅母親經營的餐廳樓上,麗紅與清志情愫暗生,然而清志對她並非誠心。王財為留住他們,提出讓其女兒玉翠嫁給捕魚最多的兄弟。清志貪戀玉翠之美,而清郎則不滿以人作為交易的條件。在太平洋的暴浪中,兩兄弟為了各自的愛情和信仰展開激烈的鬥爭……
《林摶秋全集》五卷十二冊
卷一 舞臺劇劇本卷
卷二 電影劇本卷1~8
卷三 雜文.訪談卷
卷四 文獻卷
卷五 圖像卷
※各卷編排說明※
卷一、三、四、五卷首均附導讀,卷末附〈林摶秋生平暨創作年表〉與〈林摶秋劇作演映紀錄一覽〉。
卷一與卷二另附各冊劇本之〈解題〉與〈劇情提要〉。
卷二《電影劇本卷1》附〈導讀〉與〈電影劇本卷 全卷目次〉。
卷二《電影劇本卷8》附〈林摶秋生平暨創作年表〉與〈林摶秋劇作演映紀錄一覽〉。
重磅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李泳泉 資深紀錄片工作者、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退休講師
吳密察 前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歷史學者
李智仁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
李道明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與新媒體學院名譽教授
呂興昌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退休教授
林巾力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
|
|
|
|
|
作者簡介 林摶秋(1920-1998)。臺灣桃園人。劇作家、舞臺?電影導演、實業家。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大學時代加入校園演劇社團,同時結合桃園地方青年組織「雙葉會」鑽研演劇。1942年大學畢業前後,先進入東寶電影公司參與電影攝製工作,後加入以「新喜劇運動」聞名於日本演劇史的紅磨坊(????.????)新宿座文藝部,為東京劇壇首位臺灣出身的劇作家。1943年返臺後,擔任臺灣演劇協會的演劇指導員,同時與王井泉、張文環等人成立「厚生演劇研究會」,編導推出《閹雞》、《高砂館》等劇,締造「臺灣新劇運動的黎明」。戰後1946年成立「人劇座」劇團,公演後不久即因政治局勢動盪而離開藝文界,返鄉務礦。1957年成立玉?影業公司,興建湖山製片廠,規模獨步全臺。玉?電影攝製嚴謹,採非營利方式作育電影人才,更屬臺灣電影史上僅見。1965年攝製完成電影《六個嫌疑犯》後未做上映,轉移重心往製造業發展,自此不再涉足文化事業。1998年因心臟衰竭病逝於臺北。
林摶秋在1940-1960年代投入演劇與電影事業之際,持續創作劇本不輟,而晚年第三度改編張文環小說《閹雞》,致力台灣人三部曲之書寫,惜壯志未酬。其一生創作的劇本主要採日文與臺文書寫,今存舞臺劇劇本6部以及電影劇本17部,悉數收於《林摶秋全集》。
編者/譯者/繪者簡介 主編
石婉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日文編輯
中野正昭
日本明治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演劇學專攻博士後期課程
日本淑德大學人文學部教授
黃馨儀
日本一橋大學言語社會研究科博士
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杉森藍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
實踐大學應用日文學系助理教授
臺文校注審定
陳豐惠
李江?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台文通訊 BONG 報》發行人兼總編輯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