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線上購物 郵政商城
 
書籍搜尋
 
知青頻道   宇河文化
 
     
 
 
 
 
 
   
 
 
 
藝術經濟學導論:藝術品味、收藏與市場
作者:曾肅良
出版社:上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初版日期:2025年07月16日
再版日期:
定價:800 元
ISBN:9786269559213
EAN : 9786269559213
叢書系列: 藝海沉思
/
平裝 / 512頁
 
狀態:正常
 
 
藝術是表達人類智慧與感情的一種表現 其形式是具備美感的創作 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曾說過令人深思的一段話:「當銀行家共進晚餐時,他們會談論藝術;當藝術家共進晚餐時,他們會談論金錢」 ("When bankers get together for dinner, they discuss Art. When artists get together for dinner, they discuss Money?) 王爾德的說法含有耐人尋味的三層意涵: 第一層意涵在於:人們一向認為富有精神價值的藝術品不應該與金錢掛鉤,因此在討論藝術的場域,鎮日與功利為伍的銀行家避免談及金錢,積極展現文化素養,而藝術家卻因為生活所需,必須在意藝術品的市場價值。 第二層意涵在於:富有的銀行家所在意的是藝術品超俗的人文價值,因為愈有人文 價值的藝術品,其市場價值愈高,亦可顯現其超凡脫俗的品味;而創造藝術品的藝術家卻重視藝術的「金錢價值」,金錢價值愈高代表藝術得到社會的肯定,創作者也才能擺脫對於贊助者、收藏者的依賴,可以自由創作。 第三層意涵在於:人們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實際上歷史告訴我們,許多藝術家汲汲營營於賺錢,而許多財富階級為了贊助藝術理想卻願意散盡家財。人世間的種種事物,往往並非表象所見到的簡單,不能單以金錢作為高尚與低俗的分野。 美國詩人華萊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879-1955)曾有耐人尋味的評論:「金錢是詩的一種」。帶有濃厚現實性質的金錢往往具有詩性的想像,理想主義、現實主義的交融與矛盾事實上就是藝術與經濟的「交融與矛盾」。文物與藝術品作為人類的智能與精神產物,其珍稀性與其不可磨滅的形而上價值,在鑑賞、收藏與交換之際,不僅彰顯出其審美品味、美學價值與市場價格下的妥協與趨勢,更使其在所有權的交易與轉換之中,得到一代又一代菁英的保護與流傳。 藝術與經濟的互動,蘊含著許多矛盾與扞格的現象, 兩者之間夾雜理想與現實的交融、妥協與矛盾,就是藝術經濟學令人迷惘而又值得深入思考之處。 作者學習藝術,一路從書畫創作到藝術史論研究,其間對於藝術的實質價值產生許多懷疑,藝術既然是人類的產物,藝術在人類社會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如何判斷一件作品的藝術價值?什麼樣的作品才是具備審美意義的作品?因此作者進入了藝術哲學與社會學的視野,從藝術唯美的觀念到藝術史論的探討,再到藝術與社會互動關係的關注,更從藝術收藏與市場交易的經驗之中,抽絲剝繭地發現藝術所衍生出來令人迷惑的社會文化與經濟現象。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詩人、書畫創作者、學者 專長: 書法與繪畫創作、藝術評論、中國藝術史、文物鑑定學、博物館學、藝術社會學、藝術經濟學 學歷: 英國萊斯特大學 博物館學 博士 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藝術史 碩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學士 現任: 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專任教授 臺灣藝術行政暨管理學會 理事長 新北市文化局傳統工藝、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與古物委員會 委員 「大尋寶家」電視節目 特聘文物藝術品鑒定專家 獲獎: 1992臺北市立美術館 現代水墨創新獎 入選 1994中華民國青年詩人獎? 2010中國畫學會 藝術理論金爵獎 2012中國文藝學會 第五十三屆 美術創作獎 著作: 「華夏藝匠?中國工藝美術鑑賞13講」、「泥與火的藍調?從唐代藍彩瓷到元代青花瓷」、「行家這樣尋寶」、「明代官窯鑑定」、「宋代耀州青瓷研究」、「透視藝術市場」、「古文物探索」、「傳統與創新?現代藝術的迷思」、「東方文物在歐洲」、「眺望文化群島?曾肅良文化藝術評論集」「山水畫技法」、「藝術概論」、「藝術鑑賞」、「花雨曼陀羅?曾肅良現代詩選集」等二十多本著作
 
 
 
 
 
 
客戶專線:02-27953656     客戶信箱:red0511@ms51.hinet.net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Red Ants Books Co .,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