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曾貴海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
初版日期:2025年07月04日
再版日期:
定價:320 元
ISBN:9786267727133
EAN : 9786267727133
叢書系列: 文學家
/
平裝 / 148頁
|
|
|
|
|
|
|
 |
|
歲月循環不息
回收殘骸的碎片
長成歷史的樹林
Time passes as usual.
A cycle starts off, gathering fragments of the past
Molding them into the forest of history.
身為詩人,曾貴海以自由伸展、不受拘束的阿米巴詩社精神為原點,賦予詩內涵和光暈,與世界對話;身為醫師與公民運動者,曾貴海醫病也醫社會,秉持信念與熾熱的行動,投身社會及環保運動等。根植在地日常、心懷母土文化、探索歷史、自然與生命哲學,曾貴海銘刻於土地的詩藝,是台灣文學、世界文學閃亮的瑰寶。
本書以曾貴海最後一首作品〈星期八〉為名,收錄其生前尚未集結出版的最後十三首詩作,涵蓋生活抒情、自然禪哲、對族群歷史的回望、對抵抗意識的呼喚,以華英對照的形式細膩呈現,包含兩首客語詩。帶領讀者感受其深邃的情感、宏觀的視野、無限的變幻,透過語言與形式的撞擊擴延所誕生的詩世界。另收錄〈延遲到訪的歷史〉、〈突然又閃現的歷史〉兩首堅毅深刻的歷史長詩,以及數篇訪談,永留詩人的雋永詩學與意志風采。
【專文推薦】
楊 翠--呼吸的詩人
「未來終將抵達,而曾醫師也沒有離去,他的詩沒有離去,他的呼吸書房依舊吞吐著這座島嶼的晨昏日月,徐緩地吟詠著他對母土的情愛。
而我們,仍會持續閱讀曾貴海。」
胡長松--穿透生死的先知詩歌
「我們很難在短短篇幅內綜論曾貴海的詩歌美學、詩學及他所關心的多樣議題,更應抱持免於簡單斷論的立場,因為他的詩歌價?,都已留存於他對世人豐富的詩歌貢獻且自成了證言」
【名家推薦】
江自得
向 陽
李 喬
李旺台
李敏勇
吳錦發
利玉芳
邱貴芬
楊斯棓
鄭?明
(按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為高雄市文化局與前衛出社合作出版
|
|
|
|
 |
|
曾貴海 (1946-2024)
屏東佳冬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胸腔內科醫師,曾任高雄市民生醫院內科主任、高雄基督教醫院副院長,並為開業醫。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曾任衛武營公園促進會會長、高雄綠色協會理事長、台灣南社社長、《文學台灣》雜誌社社長、台灣筆會理事長、《笠》詩社社長、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文學台灣基金會常務董事等職。
1960年代中期開始發表作品,除了高醫「阿米巴詩社」的文學活動外,也與文友創辦南台灣第一本文學雜誌《文學界》以及《文學台灣》雜誌,活躍於《笠》、《文學台灣》等南部重要文學刊物。創作語言有華語、客語、台語,手法與題材多元變幻。曾獲1985年吳濁流新詩獎、1998年賴和醫療服務獎、2004年高雄市文藝獎、2016年第20屆台灣文學家牛津獎、2017年「第七屆客家終身貢獻獎」、台灣醫療典範獎、2022年「厄瓜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第15屆Ileana Espinel Cede?o國際詩歌獎,為第一位獲獎的亞洲詩人,並被提名2023年「諾貝爾獎文學獎」候選人。
已出版詩集:《鯨魚的祭典》、《高雄詩抄》、《台灣男人的心事》、《原鄉‧夜合》、《孤鳥的旅程》、《神祖與土地的頌歌》、《浪濤上的島國》、《畫面U?-b?n》、《新版原鄉‧夜合》、《聖地》、《黃昏自畫像:曾貴海華英西三語詩集》等多部;詩選集:《曾貴海詩選1966-2007》、《曾貴海集─台灣詩人選集34》、《白鳥之歌》、《寂靜之聲》、《航向自由》、《黎明列車》、《四季的眼神》、《再見等待碰見自由》、《波濤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路途》;日文詩選:《曾貴海詩選:客家文學的珠玉3》、《詩?語??土??思? 鄉土詩情-曾貴海詩選集》;英語版及西班牙語版詩集:《黎明列車:曾貴海詩集》;論述:《戰後台灣反殖民與後殖民詩學》、《憂國》等;歌曲集:《台灣三部曲》、《旅途:台語歌謠創作曲集》;自然生態文集:《被喚醒的河流》、《留下一片森林》;總共35本以上著作。
About the Author
Tseng Kuei-Hai
1946-2024
Tseng Kuei-Hai was born in Jiadong Township, Pingtung. He graduated from the School of Medicine,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Tseng had worked as the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the Kaohsiung Municipal Min-Sheng Hospital and Vice president of the Kaohsiung Christian Hospital. He was a practicing pulmonologist with his own clinic. H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public af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