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線上購物 郵政商城
 
書籍搜尋
 
知青頻道   宇河文化
 
     
 
 
 
 
 
   
 
 
 
裂縫中的未來:批判性失能研究的理論實踐與典範轉移
作者:孫小玉
出版社:書林出版
初版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再版日期:
定價:500 元
ISBN:9786267605219
EAN : 9786267605219
叢書系列: 文學觀點
/
平裝 / 0頁
 
狀態:正常
 
 
失能的體現揭露了身體不穩定、破裂的開放性,且「撕裂」了我們存在的整體。 -亨利-雅克.史帝克 (Henri-Jacques Stiker) 全書以「批判性失能研究」為核心,打破傳統對身體的單一想像,從生態危機、賽博格敘事到失能美學,探問後人類時代中身體與科技、環境的交織關係。透過跨領域視角,重新思考「正常」與「異常」的界限,並賦予失能身體新的主體與意義。 內容分五大面向:從環境污染與身體創傷的關聯,到身體延伸及輔具所展現的生命書寫;進一步探討失能如何顛覆傳統美學,再到科技下身體與機械的融合想像,最終回到知識主體的轉化,挑戰健全/失能的二元對立,挖掘邊緣中的能動與創造。 本書特色 一、 跨界視野廣闊,涵蓋生態、科技、藝術與生命政治,挑戰學科疆界。 二、 兼具理論與實踐,融合西方批判理論與東方在地實作。 三、 全球與在地連結,以台灣案例對照全球失能議題,突顯文化差異與普世經驗。 四、 失能主體賦權,彰顯失能者作為知識生產者的創造力,顛覆傳統認知框架,開啟一種嶄新的詮釋視角。
 
 
孫小玉,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比較文學博士,中山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 研究領域為文學批評與理論、主體論述、失能研究及生命書寫。主要著作為《失能研究與生命書寫:失能女性之性 / 別、身體 / 政治、與詩 /美學》、《雨後霓虹:失能者的生命故事》,《慈悲的化身:堪布貢葛旺秋仁波切生命側寫》。論文散見於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Development and Society, Italian Journal of Disability Studies, Tamkang Review,《英美文學評論》、《文化研究》、《中外文學》等國內外期刊。
 
 
 
 
 
 
客戶專線:02-27953656     客戶信箱:red0511@ms51.hinet.net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Red Ants Books Co .,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