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線上購物 郵政商城
 
書籍搜尋
 
知青頻道   宇河文化
 
     
   
 
 
 
筲箕灣,大家想住?地方
作者:陳雲
出版社: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初版日期:1899年12月30日
再版日期:
定價:390 元
ISBN:9789888042890
EAN : 9789888042890
叢書系列: 港版用書
/
/ 206頁
狀態:停售
 
 
 
舊區溫情洋溢,生機蓬勃,不是因為環境古舊,而是因為環境穩定,因為器物進步,一切在累積之中,逐步更新。穩定之中的進步,叫做朝氣。即使是老舊的社區,青年離去而只剩下老人的社區,只有穩定而沒有進步的社區,也有人情味,這叫做暮氣。不論朝氣與暮氣,都是生氣,都是人味,都好過死氣沉沉,機械規劃的人工社區。 往日政府鼓勵民間創業,保障民生安定,扶植市民上進,舊區的朝氣來自各種各樣的成功故事,興家立業的庶民故事。這些勤儉興家的老居民,有些遷移,有些留下。留下的人若是夠多、夠活躍,就可以在社區散佈安定人心的朝氣,感染一波一波新來的新居民,適應一座一座的新建築。 序 舊區的人情味,緣何而來? 個個識得講,舊區有人情味,但大家都解不透,舊區的人情味從何而來?舊區換上新的居民,要是大家都受過文明教養,假以時日,不也會滋長人情味嗎?答案是:不會。 人情味來自歷史累積,歷史累積需要條件:理性的長期互惠關係,以及感性的地域鄉情。即使公民道德好高,新遷入的居民從事的行業、上班的地方、工餘的生活,都未必是在本區發生的,他們大部分是視居所為睡房,街道為購物及飲食之處,放假就出外。他們不在本區謀生、本區度日,他們的業務伙伴、生意伙伴、工作伙伴,大多不在本區。有了地鐵線路的連繫,新居民可以在遙遠的地方工作。更不必說,他們沒有共同的鄉音與風俗。 沒有三幾十年的共同謀生與合作經歷,人情味是培養不起來的。這些人情味,並不只是點頭寒暄、拉門禮讓,這些只是一般的公民修養,舊區的人情味,是一看到對方,就有幾十年的交情,兩三代的熟絡,可信者可以隨意交往,不可信者可以保持距離。人與人的認識、人與人的誠信,令人有安全感,可以減低人防人的心力損耗,令人活得舒服。 舊區溫情洋溢,生機蓬勃,不是因為環境古舊,而是因為環境穩定,因為器物進步,一切在累積之中,逐步更新。穩定之中的進步,叫做朝氣。即使是老舊的社區,青年離去而只剩下老人的社區,只有穩定而沒有進步的社區,也有人情味,這叫做暮氣。不論朝氣與暮氣,都是生氣,都是人味,都好過死氣沉沉,機械規劃的人工社區。 往日政府鼓勵民間創業,保障民生安定,扶植市民上進,舊區的朝氣來自各種各樣的成功故事,興家立業的庶民故事。這些勤儉興家的老居民,有些遷移,有些留下。留下的人若是夠多、夠活躍,就可以在社區散佈安定人心的朝氣,感染一波一波新來的新居民,適應一座一座的新建築。若果這些舊居民失散了,數目不夠
 
 
 陳雲,筆名,本名不傳。香港專欄作家及文化與政治評論人,文章曾見於《明報》、《信報》、《蘋果日報》、《明報月刊》等,近見《信報》及《明報》,以黃老之道謀食,混跡江湖。   一九九五年於德國哥廷根大學獲文史學院哲學博士,專攻民俗學。去德之前,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中西比較文學及英國文學,復於樹仁學院及珠海書院執教西洋文學。回港之後,曾於香港政策研究所、藝術發展局及民政局供職。二○○七年憑《舊時風光——香港往事回味》獲第九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首獎。   陳雲是客家人,香港土生,祖籍廣東寶安,幼居山村,長居城鎮,祖父輩在南洋落藉,走上不回歸之路。香港氣候不冷不熱,政局不民主也不專制,社會不開放亦不封閉,好壞兼得,良莠不齊,淹留此地,亦樂事也。
 
 
 
 
 
 
 
 
客戶專線:02-27953656     客戶信箱:red0511@ms51.hinet.net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Red Ants Books Co .,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