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郭漢辰
出版社: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初版日期:2015年10月07日
再版日期:
定價:280 元
ISBN:9789860456196
EAN : 9789860456196
叢書系列: 遠景藝術叢書
/
精裝 / 223頁
狀態:正常
|
|
|
|
|
|
 |
|
從台南到屏東滿州,每週三百公里的距離,
三十年從不間斷,只為傳承、發揚家鄉最珍貴的民謠樂曲。
鍾明昆(1935-2013),出生於屏東縣滿州鄉,對家鄉歌謠的最初印象來自母親在戰火燃燒之夜吟唱的歌曲,也是他一生追求滿州民謠採集研究的起源。
1979年至2013年,鍾明昆深入滿州各聚落採集民謠樂曲,發掘、培養無數民謠歌手,更是民謠國寶藝師張日貴的啟蒙導師。1981年,他發起成立「屏東縣滿洲鄉民謠協進會」,以團隊力量推廣民謠,並二度率領阿嬤級歌手遠赴美國、維也納演唱,讓滿州民謠登上世界的舞台。
他是滿州民謠推廣的舵手,一生奉獻予音樂及民謠傳承。透過他的傳記,我們看到他對音樂與家鄉的深情,更看見民謠傳承最璀璨的成果。
縣長序
處長序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成長
第三章 推動民謠
第四章 豐收
第五章 一生琴緣
第六章 走入歷史
附錄一 鍾明昆年表
附錄二 滿州歌謠詞譜的簡介
後 記 人生,這首歌
試閱篇章
挖掘素人歌手張日貴
鍾明昆剛開始記錄耆老吟唱民謠時,相當辛苦,他得等到大夥兒從田地裡工作完畢,回到家裡休息一陣子後,才有時間南下,錄下散布於民間彌足珍貴的民謠之聲。那時都要等到晚上十點以後,因此,除了麻煩楊松山開計程車載他南下外,他得在滿州有個暫時居住的地方,才能有更多時間尋訪各聚落的素人歌手。
鍾明昆位於滿州中心中山路的老家,距離深入山林裡的聚落仍相當遙遠。與鍾明昆從小一起長大和讀書的劉其祥,願意將位在港口村的家暫借給鍾明昆使用,不但解決住宿的問題,劉家的庭院更成了臨時的錄音間,每天晚上九點以後,劉宅人聲鼎沸,歌手們陸續到達,展開錄音的工作,每晚都得工作到三更半夜。
如今成為國寶級民謠歌手的張日貴,就是由鍾明昆一手挖掘。張阿嬤每次只要一提到鍾老師,便會情緒激動得無法自已、淚流滿面。她語氣哽咽地說:「像鍾老師那麼好的人,實在是世間難見,如果不是他挖掘我出來唱民謠,我就不會有如此小小成績。」
當初,張日貴會認識鍾老師,主要是張日貴與劉其祥的太太是姐妹淘,兩人經常搭配演唱。有一天她來到劉宅,讓鍾老師錄下歌聲。鍾明昆一聽她既沙啞又帶有歲月滄桑的歌聲,立即視為民謠界的瑰寶,反覆聆聽她的歌聲,沉醉其中。
張日貴記得第一次與鍾老師見面時,他就劈頭問說,不知她會不唱這首滿州民謠,隨即當場哼唱十分哀傷的曲調,讓她聽聽看。他說:「這是母親小時候最常唱的家鄉民謠,他不知道歌名叫什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