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楊宏祥
出版社: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初版日期:2016年12月20日
再版日期:
定價:300 元
ISBN:9789860504392
EAN : 9789860504392
叢書系列: 臺灣文學叢書
/
平裝 / 206頁
狀態:正常
|
|
|
|
|
|
 |
|
引入大甲溪活水澆沃了大臺中地區的廣大農田,結出美味的稻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臺中人,葫蘆墩圳對臺中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而對於豐原人來說,他們更暱稱這條母親河為「大溝」,大溝不只為豐原帶來富足的生活,也為豐原人帶來近水、親水的甜美記憶。《圳水漫漫》鉅細靡遺地歸納葫蘆墩圳開發以來的數百年時空故事,以及詳細介紹葫蘆墩圳的圳道結構、周邊景點,更重要的是,本書帶入了豐原人對於母親河的感情。循著這條古圳巡走,我們會發現她牽繫著北臺中將近三百年的生息、歷史、人文,是如此豐厚多姿。
關於「臺中學」:
地方學能完整描繪地區的獨特歷史發展脈絡,傳承及活化運用在地文化智慧,因此,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對「臺中學」書系的策畫,選擇臺中市具代表性的生活面指標為主題,發掘臺中地區最具本土性、獨特性的特色,運用柔性的筆觸與豐富的圖像,期能讓本地市民更親近、關注自身的生活脈絡,也提供外地大眾了解在地文化的媒介。
市長序 溫和自信的幸福城市
局長序 臺中形象的關鍵字
前 言 沿著葫蘆墩圳逆流而上
第一章 從張達京話說葫蘆墩
為豐原種下希望之樹-豐原人的豐原夢
葫蘆墩張百萬、平埔族駙馬-張達京
百變葫蘆墩-豐原地名沿革
葫蘆「墩」在何處?-行踏墩頭、墩身、墩腳
臺灣的小縮影-豐原多元族群大熔爐
第二章 豐原母親河的身世
用人命換得的水-見證漢人初墾時期爭水的艱辛
為了種植生命-葫蘆墩圳開圳的時空背景
要土地還是水源?-割地換水、供水換地的爭議
第三章 水清、米白、餅香、柴乾
習以為常卻特殊的豐原街景
以各種香氣交織的傳產風華
第四章 葫蘆墩出美女
雲護名山萬卷書-呂炳南家族
平地而起的家長伯-林振芳家族
孤臣無力可回天-丘逢甲
熱愛家園的豐原吟-張麗俊
殞歿的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
臺灣新美術的拓荒者-廖繼春
臺灣畫壇的孤獨勇者-楊啟東
畫壇豐原班的火車頭-葉火城
臺灣首位飛行員-謝文達
用雜誌讓生活更好
第五章 垂柳青青的小蘇州
母親的擁抱與滋養-葫蘆墩圳圳路與灌溉區域概況
張家祖厝萬選居
豐榮水利之碑
花樑鋼橋下葫蘆墩圳舊進水口
萬定汴(人命水)
頂角潭第二制水門
大鴛鴦汴與水上土地公廟
軟埤溪、葫蘆墩公園親水遊戲舒活藍帶
葫蘆墩圳人文詩園怡然園
豐圳公園
岸裡國小-古碑亭、岸裡文物藝術館
神岡浮圳
第六章 豐原囝仔豐原夢
被蓋上蓋子的葫蘆墩圳
再次走出葫蘆墩圳的輝煌
讓豐原夢不再是夢
附錄
參考書目
溫和自信的幸福城 |
|
|
|
 |
|
楊宏祥
1958年出生於豐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任豐原國民中學教務主任、輔導主任。服務教職期間積極推動資訊融入鄉土教育,92年度榮膺教育部「教學卓越獎」肯定。教職退休後,擔任臺中市父母成長協會理事暨「豐原囝仔」團隊執行長、臺中市「繁榮葫蘆墩促進會」監事暨《葫蘆墩季刊》主編。著有小說《納西薩斯的沐浴》、極短篇〈海邊〉、〈再見〉等作品。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