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線上購物 郵政商城
 
書籍搜尋
 
知青頻道   宇河文化
 
     
   
 
 
 
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
作者:葉蓁
出版社:書林出版
初版日期:2011年08月22日
再版日期:
定價:380 元
ISBN:9789574453986
EAN : 9789574453986
叢書系列: 開放文庫
/
平裝 / 368頁
狀態:缺書
 
 
 
內容簡介 追尋「台灣之光」的文化源頭 台灣新文化運動溯源—從黃春明和侯孝賢談起 台灣經常受到忽視,然而,台灣這個島嶼複雜的殖民史,確是後殖民國家和文化認同特殊而值得研究的案例。而數十年來的民主化和消費文化,在台灣島上形成一個真正全球化的空間,也讓台灣人在全世界的文化及經濟版圖都佔有獨特的地位。 本書以台灣最重要的兩個文化運動:1960到70年代的本土文學運動,以及80到9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運動,來追溯台灣人的自我意識發展。兩位重要代表人物:鄉土作家黃春明,以及新電影導演侯孝賢,都擅長鮮活描繪台灣人日常生活細節。透過兩人的作品及各自引領風騷的文藝運動,探索本土、國家和全球層面的「國家想像」,如何透過文化運動儼然成形。作者從「文化真實性」(cultural authenticity)的傳統模式,走向更流動的「後現代混雜」(postmodern hybridity)的觀點,反映台灣特有的多元文化現實,以及更廣泛的全球文化趨勢。 目錄 導言:想望變遷世界中的台灣 一、面對他者,定義自我:鄉土文學與台灣國族主義的出現 二、邁向後現代:台灣新電影和國家的替代觀點 三、記憶與遺忘(一):歷史、記憶和自傳體推動力 四、記憶與遺忘(二):侯孝賢台灣三部曲 五、語言與建國:文化作為社會競爭手段 六、鄉村與城市:現代化和時空認知的變遷 七、流亡、位移和認同轉移:全球化和文化混雜新領域 結語:從國家到非半國家:後現代混雜交合與認同再現條件的轉變
 
 
作者簡介 葉蓁(June Yip) 出生於台灣的獨立學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影研究碩士,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東亞語言學系教授華語電影,因本書榮獲2004年現代語言學會獨立學者獎(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Prize for Independent Scholars),現居洛杉磯。 譯者簡介 黃宛瑜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譯有《歡迎光臨人類學》(合譯)。目前從事博物館展示企劃工作。
 
 
 
 
 
 
 
 
客戶專線:02-27953656     客戶信箱:red0511@ms51.hinet.net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Red Ants Books Co .,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