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線上購物 郵政商城
 
書籍搜尋
 
知青頻道   宇河文化
 
     
 
 
 
 
 
   
 
 
 
全球生態論述與另類想像 Global Ecological Discourse Local Expressions
作者:朱惠足、Hannes Bergthaller、Dana Phillips
出版社:書林出版
初版日期:2016年01月29日
再版日期:
定價:320 元
ISBN:9789574456796
EAN : 9789574456796
叢書系列: 興大學術系列叢書
/
平裝 / 258頁
 
狀態:正常
 
 
編選九篇以非洲、美國、英國、日本、台灣等地為視野的生態批評,討論文學文本與文化產物的另類想像如何介入全球性的環境議題與生態論述。 本書所關注的「另類想像」具有雙重含意:首先,不同區域與國家對於環境議題的認知與再現方式,揭露全球生態論述的普世性道德宣稱背後的種族、性別與階級權力關係,挑戰英美生態批評的自我民族中心主義前提;其次,文學與文化生產質疑、挑戰驅動與支撐全球資本主義無限制膨脹的既有世界結構與知識/權力運作機制,提供我們認知、想像世界以及人類與世界的互動模式之其他可能方式。 文中彰顯出,生態批評作為跨區域、跨文化、跨領域的譯介者,如何透過文化產物的想像力量,洞察全球環境議題背後的權力結構與運作邏輯。 目錄內容 序言 朱惠足、貝格泰 I. 人類/非人類動物的跨界想像 第一章 哭泣的大象,敏感的人類/唐納.菲利浦 第二章 邁向環太平洋生態詩學:以三個原住民文本為例/黃心雅 II. 災難與常民 第三章 事件與常民記憶: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在日常生活的顯形/阮秀莉 第四章 生態論述中的巴迪烏「改變」模式:福島核災川柳中的行動者與關係性/包德樂 III. 性別化的生態想像 第五章 照護、性別與氣候變遷過後的未來:瑪琪.姬的《冰人》/愛德琳.強斯-普徹 第六章 離島鄉土誌書寫中的生態與性別意涵:陳淑瑤《流水帳》(台灣澎湖)與池上永一《風車祭》(沖繩八重山)/朱惠足 IV. 人類之後 第七章 馴服人類動物:瑪格麗特.愛特伍《末世男女》和《洪荒年代》中的人文主義與永續性問題/貝格泰 第八章 沒有我們的世界們:幾種去人類性類型/克萊格.賈拉德 跋 「人類世」中的比較環境批評主義/烏蘇拉.海瑟
 
 
朱惠足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研究主題關注於日治時期台灣文學中的現代性議題、種族關係,專書《「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麥田,2009)榮獲2010年巫永福文學評論獎。論文刊登於《中外文學》、Positions、Amerasia Journal、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等國內外重要期刊,2009至2015年連續獲得中興大學傑出青年教師獎。近年來透過東亞「非國家」島嶼的觀點,進行戰後台灣與沖繩的文學與影像比較研究,並關注於東亞文學與影像中的環境議題,尤其是核能相關議題。 貝格泰(Hannes Bergthaller) 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德國宏博基金會(Alexander-von-Humboldt Foundation)研究員。歐洲文學、文化與環境學會(EASLCE)創始人之一,並於2012年到2014年擔任該學會會長,目前為該學會期刊Ecozon@的書評編輯。研究專長為美國環境主義與環境哲學。近期著作包含在ISLE期刊客編環境批評與環境史的主題論文(2015),在Komparatistik期刊客編環境批評與比較文學的主題論文(2014),並與Carsten Schinko合編Addressing Modernity: Social Systems Theory and US Cultures (2011)。 唐納.菲利浦斯(Dana Phillips) 美國陶森大學馬里蘭校區(Towson University in Maryland)英文系副教授,南非羅德斯大學格雷厄姆校區(Rhodes University in Grahamstown)高級副研究員。專書The Truth of Ecology: Natur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Ame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榮獲2014年美國現代語言學會(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獨立學者最佳著作獎。發表多篇有關於美國文學與文化、全球性環境議題的論文與書評,近期著作聚焦於新物質生態批評、環境人文、環境小說、崩解敘事和氣候變遷。
 
 
 
 
 
 
 
 
客戶專線:02-27953656     客戶信箱:red0511@ms51.hinet.net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Red Ants Books Co ., Ltd